黄燕群(中职教学部党委书记、部长)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信仰,它源自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深沉热爱,源自对教育理念的执着追求和不断创新,源自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心和期待。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要在生活中展现良好的道德风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启智润心的育人智慧。他们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个性化的辅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教师应有一颗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心。他们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更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冯伟强(中职教学部党委副书记)
教育家精神的践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教育工作者应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提升道德修养,树立良好形象。教育工作者应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注重自身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积极参与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学习基础,为因材施教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保持学习热情,勇于探索创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保持对教书育人的真挚热爱和执着追求;敢于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点。
黄上强(中职教学部副部长)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知识的传授仅是起点,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通过教育培育出具有正确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时代新人。这一理念,被深刻地概括为“立德树人”,它不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贯穿于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方面。
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我们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实效性,力求知识与行动的统一。这种统一,不仅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们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如何在应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要坚持整体设计、示范引领、 质量为先、改革创新,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质培优为主线,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保障,加快实施“双优”改革,打造一批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样板和标杆学校。
教育部的“双优计划”旨在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与规范性,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促进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以实现中职教育的持续改革和发展。
我校在实施“双优计划”的过程中,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保障,成功地实现了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校不仅成为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样板和标杆,更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加强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曾志华(中职教学部副部长)
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教育不仅是一份崇高的职业,更是塑造灵魂、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教育家精神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内心深处的炽热火焰,它由爱国主义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共同点燃。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坚守信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努力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具备高尚品德和扎实能力的人才。
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在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方面,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将思政课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作为党的教育工作者,要坚定信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将个人的工作与国家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字、编辑:纪潮燕
初审:黄上强
复审:曾志华
终审:黄燕群
出处:党建办